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朗读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晏殊 【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 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译文注释
译文
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注释
碧纱:即碧纱厨。绿纱编制的蚊帐。
梧桐夜雨:概括温庭筠《更漏子》词: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无寐:失眠。
目断:望尽,望而不见。
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
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晚唐·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创作背景
这首《撼庭秋》,调名奇特,是晏殊首创。始见于晏殊《珠玉词》,但其中仅有此一首,故《词律》卷五、《词谱》卷七俱列此首为标准之作。虽说词牌用了一个很有力的“撼”字,这首词却“怨而不怒”,是深心的悲哀,而不是感天动地的怨愤。
晏殊名句推荐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作者:晏殊:出自《清平乐·金风细细》
-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作者:晏殊: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作者:晏殊:出自《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作者:晏殊:出自《破阵子·春景》
-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作者:晏殊: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作者:晏殊:出自《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作者:晏殊: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作者:晏殊:出自《踏莎行·碧海无波》
-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作者:晏殊:出自《清平乐·金风细细》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作者:晏殊: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
诗词推荐
- 觉罗八姑贞孝诗清代:戴亨
-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
- 韩叔冲约客泛舟沧江分韵得落字宋代:魏了翁
- 望江南 晚思清代:沈谦
- 自彭蠡湖初入江唐代:张九龄
- 南诏碑清代:牛焘
- 西唐代:徐夤
-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宋代:白玉蟾
-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元代:凌云翰
- 再答山阴王玉映并宗弟睿子清代:丁耀亢
- 景仁寄和萧公陂诗次其韵宋代:曹彦约
- 纳凉三首 其一清代:张珊英
- 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清代:陈宝琛
- 【双调】沉醉东风 琼花蝶粉霜元代:张可久
- 沙远晴波浅漾金鱼苗初上小如针将船载酒江头饮水柳千株满岸阴 其四元代:丁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