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小雪图
《渔村小雪图》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迴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
渔村被置于画的右端,开卷便见白雪覆盖的远山和近岸,疏苇寒塘,有众渔夫在忙碌,或张网、或钓鱼、或拉罾、或抬网,柳枝掩映之间渔村隐现。左边的长卷则描绘白雪皑皑的峰峦岩岫以及苍苍茫茫的水色。山中有瀑布飞溅,近处则勾画了数株巨松,或挺直,或偃仰,或舒展,松针依然是李成的“攒针”法,线条遒劲刚强,极见功力。而山中有二行人,一隐士策杖而一小童携琴;江边篷舟中有士人对酌,可知王诜虽画山野渔村,却也不亡抒发文人之志。
卷尾上有清宋牢、高宗弘历、董邦达等人题记。乾隆皇帝依苏东坡题《烟江叠嶂图》韵之七言诗,称此图开卷“已觉冷风拂面浦,又如湿气生银田”。可见这幅画的气氛表现之到位,所以王石谷才将它作为枕中秘宝而收藏。
此卷曾经北宋内府、清宋牢、乾隆内府收藏,《宣和画谱》、《大观录》、《石渠宝笈初编》、《诸家藏书谱》著录。
王诜(1048--1104),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尚蜀国公主,官驸马都尉。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兽诗词、书法,尤工山水。好写江上云山、幽谷寒林与平远风景,用李成皴法,笔意清润挺秀,苏轼谓“得破墨三昧”。亦擅青绿重色。识者谓其起着从“金碧”过渡到“水墨”的桥梁作用,被称为“不古不今,内成一家”。兼写墨竹,学文同。存世作品还有《烟江叠嶂图》(上海博物馆藏)、《溪山秋霁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等。
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山石兼用卷云皴、刮铁皴,显然取法于郭熙。而用“破墨法”烘染:先沿勾线向内用稍淡于勾的墨色加染,然后用清水向内化开过渡,墨色淡雅而鲜亮,层次感强。苏轼称赞他“得破墨三昧”。寒林长松则用中锋浓墨,从而突出表现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为了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作者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为了表现雪后阳光,作者又于树头、苇尖略染金粉,在通幅水墨之中吸收了唐以来金碧山水的画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作品。后人赞美此图:“刻画严谨,笔墨精练,气象浑成,韵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