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汉语词典
地名词典 名人词典 特产词典 历史词典 综合词典 词语组合 词语组词
成语词典
成语组合 成语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教育工具
古诗词 造句大全 英语词典 元素周期表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的写法


溪山行旅图介绍

溪山行旅图

  • 作者:范宽
  • 创作年代:北宋
  • 规格:103.3×206.3cm
  • 材质:绢本墨笔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是五代末宋初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明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

《溪山行旅图》绘巨峰耸立,下不见底,山涧中一线飞瀑直泻而下,山下巨石突兀,溪水潺潺,丛林茂密,楼阁隐约可见,山路上走来一行毛驴驮队,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构图于饱满中见出空灵 ,山石树木勾勒严整 ,以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肌理效果,得其形貌质感。米芾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有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

范宽(950—1032),北宋画家。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此画采用高远构图,在画幅的主要位置迎面崛起一座巍峨的山峰,造成一种“振人心弦,夺人魂魄”的心理效应。徐悲鸿曾高度评价这幅画“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徐悲鸿盛赞其独特章法所带来的效应,此法构图古所未有。右侧山石间缝深处,一线清泉宛转而下,给整个画面带来清新的生机,不息的活力。远景与近景之间的巧妙留白,既给人云雾曼妙之感,又有咫尺千里之妙;中景巨石林立,各色石树山溪,与瀑布呼应,古道蜿蜒,商旅往来,殿阁掩于林中,诸多景物的精心有序刻画再掀精彩高潮,尤其是众商旅如从画外走入,如闻驼铃与吆喝声,映着瀑布水声使寂静的山林活跃起来。小小的驼队更对比出大山之雄奇;近景如铸铁样巨石刻画,使整体和谐而统一,通幅有稳如泰山之感,极赏心悦目。整幅画面的经营位置,匠心独运,有主有次,环环相扣,无一多余之笔,巧妙之至,无与伦比。立此画前,无不感叹自然之雄奇、博大、精妙。

《溪山行旅图》所表现的雄阔壮美的境界除了独到的经营位置所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笔墨皴法的与众不同。古人评其用笔多为“抢笔”“人屋皆质”。“抢笔”在书法艺术上指用笔由蹲而斜向上急出。“人屋皆质”,古人也追求物体体积感,质感。称其画为 “铁屋石人”,正应了谢赫“六法论”中“骨法用笔”,范宽把骨法用笔演绎到极致。元代汤垕星《画鉴》评:“宋世山水超绝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范宽用雄健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脉络,并用坚劲沉雄的中锋雨点皴,塑出山石岩体的向背和质量感。在轮廓内侧加皴笔时,沿边留出少许空白,表现“高光面”,以表现山石凹凸起伏,一致的点皴使丰富繁杂的画面呈现秩序感,精确地刻画出北方山石如铁打钢铸的风骨。

范宽的作品之所以给人如此之深的印象,究其根本与他的作画方法和原则密不可分。范宽师李成等名家,具有雄厚的传统山水画功底。米芾曾评“山顶好作密林,自此趋枯老,水际作突兀大石,四面峻厚。”这明显继承荆浩与关仝风格。范宽中年提出:“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范宽舍其旧习,隐居终南、太行山中。“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亦徘徊凝览,以发思虑。”“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寄于笔端之间,则千岩万壑,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欲挟也。”

此卷在画幅右下角草丛间,有“范宽”二字款,另有董其昌“北宋范仲立溪山行旅图”题字,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相关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