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问道图
《秋山问道图》是以墨笔画成的江南山水景色。
此卷画面中主峰居上,几出画外,梳状山峦重重相拥,愈堆愈高,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山峰石少土多,给人一种温和厚重之感,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完全不同。画面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若隐若现有茅屋数间,林麓间小径萦绕,曲径相通。透过敞开的柴扉隐约地似可辨出茅屋中两老者相对论道,明净山色的渲染衬托出高士风采,点出了“问道”的主题。画面下段,坡岸逶迤,树木婀娜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秋高气爽之感顿现心中。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幽深、润朗的感觉,表现出宁静、安详、平和的静态美感。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生卒不详,五代宋初画家。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元寺僧。善画山水,深得佳趣,知名于时。笔法师董源,早年着力刻划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金画矾头,晚年逐渐趋于淡泊,追慕自然。与董源并称“董巨”,为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一支。并与五代荆浩、关仝和董源并称五代至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其作品有《夏景山居图》《夏日山林图》《秋江晚渡图》《溪山渔乐图》《云岩萧寺图》《秀峰图》《遥山渔浦图》等,还有《秋山问道图》《层崖丛树图》《万壑松风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烟浮远岫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等传世。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根据江南一带湿润气候的特点,作山石圆浑,多泥带草,山头多卵石等特征。画法上运用“披麻皴”来表现山峦形体,又于峰峦峻岭之外,林麓之间,用淡墨点染出明净光润的垒垒卵石,即所谓的“矾头”,用破笔焦墨点苔。浓黑的墨点与清淡的效笔相互辉映,显得墨彩秀润浑厚,表现出江南山光水色的特有情趣。这种“披麻效”法与山头的垒垒“矾头”是巨然山水画的典型风格,从中也可窥探其与董源一脉相承的师法渊源关系。
巨然继承了董源绘画的“淡墨轻岚”,在意境上发扬了董源“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艺术风格,舍弃了在山水画中对世俗生活的描绘,而改为追求隐逸的趣味,由此幅画中可略见一斑。
较之董源,巨然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喜欢在山顶绘矾头(山顶石块),借助这些石块的层叠互抱之势来表现山脉的转折走向,后人认为巨然的这一用笔胜过董源的“峰顶不工”。
巨然所画树木常常是连成一片但又彼此顾盼的,给人一种生动的跳跃感。对风和水巨然也倾入了很大的功力,他借助蒲草、树木等随风摇曳的姿态来给人以水流风吹的清润之感。巨然肉透于骨的用笔手法超出了董源骨藏于肉的手法,使人感觉“平淡趣高”。不过总体来说,巨然与董源的绘画风格还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