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汉语词典
地名词典 名人词典 特产词典 历史词典 综合词典 词语组合 词语组词
成语词典
成语组合 成语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教育工具
古诗词 造句大全 英语词典 元素周期表

游春图


游春图的写法


游春图介绍

游春图

  • 作者:展子虔
  • 创作年代:隋代
  • 规格:80.5cm×43cm
  • 材质:绢本设色

《游春图》,中国隋代绘画作品。作者展子虔。《游春图》纵43厘米,横80.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卷前有宋徽宗赵佶手书“展子虔游春图”的题签,藏故宫博物院。《游春图》是展子虔唯一留传下来的作品,也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卷轴式山水画作品。在这幅画上,作者以圆劲的线条和浓丽的青绿色彩,描绘了贵族、仕女于郊野湖山中骑马泛舟,踏青赏春的景色。画面在空间处理上克服了以往山水画中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状况,画面上山峦起伏逶迤,湖水微波广阔深远,有咫尺千里之感。在技法上,作者以墨线勾勒出山川屋宇的轮廓,后填敷青绿颜色,再以深色复勾一遍,并点出人物、树木,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游春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展子虔,生年不详,卒与604年,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经北齐、北周至隋朝。入隋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在洛阳、长安的寺院里绘制壁画,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晕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走势,卧马侧腹有起跃之势。栋董伯仁齐名。由于他擅画山水人物,《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画面上湖光山色,春光明媚。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从笔墨技法来看,《游春图》中的山峦树石皆用细笔勾勒轮廓,而不加皴斫,线条无甚大的粗细提按变化,然却显得朴拙劲朗;所绘人物全以细劲的线条勾描,纤如毫发,人物形态虽无太大的变化,然却神采奕奕;其画山水,更是一丝不拘,画面显得柔美流畅;而所绘树叶,纵有勾笔、散点画法,却类似“个”、“介”字点法,似不成形,然显得朴拙古拗。那山顶坡脚的点苔,劲健爽朗,显得浑朴谨拙;树虽绘有多种,树干形态却千第一律,无甚穿插多姿的变化,似游离于山石坡顶似的,然由于运笔较为成熟,笔法墨法有轻重变化,虽未用皴法,却仍能看出山石树木的质感。这种画山石不作皴斫,画松干不用松鳞,画松枝不作细针,即山不似山,树不似树的笔法特征,正好展现出山水画从雏形阶段发展到初创时期的风格特征。这三是汉魏两晋南北朝后山水画的表现方式。既改变了远古山水“若伸臂布指”的那种稚拙的山水图式,也体现出隋时这种“盖创为山水之初,法之末备然耳”(詹景凤语)的山水样式。

从设色敷彩来看,《游春图》的山石树木虽然空勾无皴,然全以色渲染。全图山水以青绿设色为主。山顶以青绿敷之,山脚则用泥金;树叶设色,或以色染,或以色填,或点以白粉桃红,松树不写松针,直以深绿点之。全图在青绿设色的统一格调下,显得潋滟而生拙,丰富而单纯,富丽而古艳,充分展示出我国早期山水设色那种“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样式,标志着山水画的创作,已从原先设色古艳而富有装饰意味的图式,向较为完整的山水画创作过渡,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构图布局上,《游春图》的章法布置也极有特色。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左下部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中间绘有大片水域,波光潋滟,湖天一色。一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三四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全图比例恰当,层次分明。这种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恰当配以殿阁舟桥,并开始注意客观物象之间的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以及深度、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变化处理,使山水画创变得较为合乎现实生活的新格局,这正是隋朝山水画的特有表现形式。也正如《后画录》所评述展子虔的山水“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和《宣和画谱》论展子虔的山水画 “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相合相成,浑然一体。

“游春图”分字解释


相关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