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北林路中段,与河南省电视台毗邻,占地600余亩,各级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建校于1957年,原名为郑州畜牲兽医学校,1958年9月升格为河南省农业专科学校,1959年11月更名为郑州畜牲兽医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校、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学校、河南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郑州市花园式单位”和“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省内一流的校园网,现代化教育手段完备。 学校现有畜牧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动物医药系、经济贸易系、生物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与人文科学系和函授部(成人教育处)等8个教学单位,共设32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畜牲”、“动物医学”两个专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加工”专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员工597人,专职教师263人,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13人,已获得硕士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121人,正教授和有高级职称的119人。学校下设有河南省海润实业总公司、后勤服务总公司及实验研究中心、高教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动物医药研究所、营养保健仪器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基础科技研究所、饲料研究所等8个研究开发机构,其中河南省海润实业总公司年销售收入已连续年突破亿元大关。 学校历来重视改革和发展,从国际、省情、农情、校情的实际出发,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培养‘合格+特长’的优秀人才”的教学原则和人才教育质量观,形成了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国际意识的“精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敢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以牧业类专业为基础,以食品类专业为龙头,积极发展近农、非农类专业,使得专业设置已经覆盖了畜牧业及食品生产的产中、产前、产后等各个环节,并已延伸至农牧业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工科和管理类专业,初步形成了牧、工、管、文相结合的专业体系。其中,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已基本形成了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多层次办学格局。为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校本着“保证基础,拓宽知识,校企结合,强化训练”的原则,将实践教学部分分为“实验、实习、实训、实岗”四个阶段,为学生掌握不同专业的关键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学校逐步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模式,办学实力、办学效益、教学质量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高等农林专科学校前列,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趋突出、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学生就业率良性攀升的态势。1997年至今,学校毕业生平均供求比连续6年达1∶5以上,2002年,个别专业毕业生供求比甚至达到1∶4。 近两年来,学校共有7人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3人被选拔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中1人获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3人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3人进入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工程(占全省总数的8%)。仅2001年学校就承担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8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级项目15项、厅级项目40项、科普项目21项。由学校牵头主持的教育部教改计划项目“高等农林教育专科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成为2001年河南省有关教学研究方面惟一获得一等奖的奖项。 40多年来,学校历经风雨、自强不息,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并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治学严谨、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牧专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精技术、会管理、善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一些省内外知名的企业家,这些不知疲倦,奋力拼搏的优秀毕业生,在为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母校赢得了自豪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