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汉语词典
成语组合 成语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词典
词语组合 词语组词
教育工具
造句大全 英语词典 元素周期表

韩愈的诗词(357首)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教育思想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 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不失为一位有创造性见解的教育家。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柳宗元曾赞叹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的有《师说》 《进学解》和《杂说四马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命题,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 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

文学成就
古文运动
后人把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 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 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 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苏轼据此称 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文学创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人物生平

困苦童年
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

科举之路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前往长安。其间韩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济)投奔族兄韩弇,以得到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却毫无收获。

贞元三年(787年)秋,韩愈取得乡贡资格后再往长安。是年,韩愈在长安落地,生活无所依靠,又传来从兄韩弇死于非命的噩耗。约在此年末,韩愈因偶然机会,得以拜见北平王马燧。此间,韩愈得到了马燧的帮助,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贞元三年至五年(787年—789年)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贞元五年(789年),韩愈返回宣城。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次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

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两入幕府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韩愈随董晋灵柩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同年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韩愈谈论直爽坦率,从不畏惧或回避什么,操行坚定纯正,却不善于处理一般事务。

贞元十六年(800年)春,韩愈回到徐州,于夏季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屡遭贬谪
贞元十七年(801年),通过铨选。次年春,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他曾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

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查访后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贞元二十年(804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八月,获授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

元和五年(810年),降授河南县令。当时,魏、郓、幽、镇四藩镇各设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要揭发他们的违法行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断他们与百姓往来,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员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元和六年(811年),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元和七年(812年)二月,复任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便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认为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于是调韩愈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韩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馆修撰。同年十二月,任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晋升为中书舍人,此后获赐绯鱼袋。不久,厌恶韩愈的人称他先前任江陵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留他住宿礼遇厚重。裴均之子裴锷是平庸浅陋之人,裴锷看望父亲时,韩愈在为裴锷送行的文章序中,仍称呼裴锷的字。这一说法在朝官中引起很大反响,韩愈因此被改授为太子右庶子。

随征淮西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吴元济。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韩愈又对裴度说:“如今凭借平定淮西的声势,镇州王承宗可用言辞说服,不必用兵。”他便找到柏耆。口授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书信,叫柏耆执笔写下后,带上书信进入镇州晓喻王承宗。王承宗摄于兵威,就上表献上德、棣二州,表示服从朝廷。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当时,李愬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劳最大,他对韩愈所写愤愤不平。李愬之妻入宫禁诉说碑辞与事实不符,宪宗便下令磨掉韩愈所写碑文,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刻石为碑。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书左仆射郑余庆因谙熟典章,被任命为详定使,对朝廷仪制、吉凶五礼加以修定。韩愈被引为副使,参与修定工作。

谏迎佛骨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对宰相说道:“昨日收到韩愈到潮州后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谏迎佛骨之事,他很是爱护朕,朕难道不知道?但韩愈身为人臣,不应当说人主奉佛就位促寿短。朕因此讨厌他太轻率了。”宪宗意欲重新起用韩愈,所以先说及此事,观察宰相的态度。但同平章事皇甫镈憎恨韩愈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抢先回答说:“韩愈终究太狂放粗疏,暂且可考虑调到别郡。”适逢大赦,宪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韩愈抵达袁州。按照袁州风俗,平民女儿抵押给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约期限而不赎回,就由出钱人家没为家奴。韩愈到后,设法赎出那些被没为家奴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于是禁止此种风俗,不许买人为奴。

此年九月,韩愈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

出使镇州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当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兵变,杀害新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马使王廷凑自称留后,并向朝廷索求节钺。

长庆二年(822年)二月,朝廷赦免王庭凑及成德士兵,命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

韩愈即将出发时,百官都为他的安全担忧。元稹说:“韩愈可惜。”唐穆宗也后悔,命韩愈到成德军边境后,先观察形势变化,不要急于入境,以防不测。韩愈说:“皇上命我暂停入境,这是出于仁义而关怀我的人身安危;但是,不畏死去执行君命,则是我作为臣下应尽的义务。”于是毅然只身前往。

到镇州后,王庭凑将士拔刀开弓迎接韩愈。韩愈到客房后,将士仍手执兵器围在院中。王庭凑对韩愈说:“之所以这么放肆无礼,都是这些将士干的,而不是我的本意。”韩愈严厉地说:“皇上认为你有将帅的才能,所以任命你为节度使,却想不到你竟指挥不动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执兵器上前几步说:“先太师(指王武俊)为国家击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这里。我军有什么地方辜负了朝廷,以致被作为叛贼征讨!”韩愈说:“你们还能记得先太师就好了,他开始时叛乱,后来归顺朝廷,加官进爵,因此,由叛逆转变而为福贵难道还远吗?从安禄山、史思明到吴元济、李师道,割据叛乱,他们的子孙至今还有存活做官的人没有?”众人回答:“没有。”

韩愈又说:“田弘正举魏博以归顺朝廷,他的子孙虽然还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归顺朝廷,还未成人就被任命为节度使;刘悟、李祐当初跟随李师道、吴元济叛乱,后来投降朝廷,现在,都是节度使。这些情况,你们都听说过吗!”众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军不安。”

韩愈说:“但是你们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残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众人都称善。王庭凑恐怕将士军心动摇,命令他们出去。然后,对韩愈说:“您这次来成德,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为什么你到现在仍包围深州,不放他出城?”王庭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正逢牛元翼逃溃围出,王庭凑也不追。

晚年生活
长庆二年(822年)九月,韩愈转任吏部侍郎。次年六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神策军将士闻讯后,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说:“他连佛骨都敢烧,我们怎么敢犯法!”

韩愈任职不久,便因不参谒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韩愈不服,称此举经穆宗恩准。二人你来我往,争辩不止。宰相李逢吉趁机奏称二人关系不合,朝廷便派李绅出任浙西观察使,韩愈也被改职兵部侍郎。不久后,穆宗得知其中事由,再任韩愈为吏部侍郎。

病逝于家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

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人物评价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黎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韩愈的诗词列表

  • 唐代:韩愈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

    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无不容。比闻此州囚,亦在生还侬。

    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

    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戃慌。

    bd大瓶罂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

    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

    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仁义饬其躬,巧奸败群伦。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历官二十馀,国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于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 唐代:韩愈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爰有区子荧荧晖,

    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服役不辱言不讥,

    从我荆州来京畿。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腾蹋众骏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与绯。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朝暮盘羞恻庭闱,

    幽房无人感伊威。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处子窈窕王所妃,

    苟有令德隐不腓。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业成志树来颀颀,

    我当为子言天扉。

  • 唐代:韩愈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乘时阴黑止我屋,

    声势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慈母抱儿怕入席,

    那暇更护鸡窠雏。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谁谓停奸计尤剧,

    意欲唐突羲和乌。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幸休须臾。

    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枭惊堕梁蛇走窦,

    一夫斩颈群雏枯。

  • 唐代:韩愈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 唐代:韩愈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 唐代:韩愈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

    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 唐代:韩愈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 唐代:韩愈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 唐代:韩愈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枉智思掎摭,

    粪壤污秽岂有臧。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 唐代:韩愈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馀。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蚌蠃鱼鳖虫,瞿瞿以狙狙。

    识一已忘十,大同细自殊。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 唐代:韩愈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 唐代:韩愈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 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 唐代: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窥。

    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欹。佳句喧众口,考官敢瑕疵。

    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回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

    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童稚见称说,祝身得如斯。

    侪辈妒且热,喘如竹筒吹。老妇愿嫁女,约不论财赀。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搅搅争附托,无人角雄雌。

    由来人间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驹麛著爪牙,猛虎借与皮。汝头有缰系,汝脚有索縻。

    陷身泥沟间,谁复禀指撝。不脱吏部选,可见偶与奇。

    又作朝士贬,得非命所施。客居京城中,十日营一炊。

    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昨来汉水头,始得完孤羁。

    桁挂新衣裳,盎弃食残糜。苟无饥寒苦,那用分高卑。

    怜我还好古,宦途同险巇.每旬遗我书,竟岁无差池。

    新篇奚其思,风幡肆逶迤。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雷电生睒睗,角鬣相撑披。属我感穷景,抱华不能摛。

    唱来和相报,愧叹俾我疵。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

    巧能喻其诚,深浅抽肝脾。开展放我侧,方餐涕垂匙。

    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子宁独迷误,缀缀意益弥。

    举头庭树豁,狂飙卷寒曦。迢递山水隔,何由应埙篪。

    别来就十年,君马记騧骊。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文字锐气在,辉辉见旌麾。

    摧肠与戚容,能复持酒卮。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

    所馀十九齿,飘飖尽浮危。玄花著两眼,视物隔褷褵。

    燕席谢不诣,游鞍悬莫骑。敦敦凭书案,譬彼鸟黏黐.

    且吾闻之师,不以物自隳。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君看一时人,几辈先腾驰。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

    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无能食国惠,岂异哀癃罢。

    久欲辞谢去,休令众睢睢。况又婴疹疾,宁保躯不赀。

    不能前死罢,内实惭神祇.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

    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夫子固吾党,新恩释衔羁。

    去来伊洛上,相待安罛箄.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黄金涂物象,雕镌妙工倕。乃令千里鲸,幺麽微螽斯。

    犹能争明月,摆掉出渺瀰。野草花叶细,不辨薋菉葹。

    绵绵相纠结,状似环城陴。四隅芙蓉树,擢艳皆猗猗。

    鲸以兴君身,失所逢百罹。月以喻夫道,黾勉励莫亏。

    草木明覆载,妍丑齐荣萎。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

    异日期对举,当如合分支。

  • 唐代:韩愈

    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君来晤我时,风露渺无涯。

    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孤质不自惮,中天为君施。

    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将披。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惜无酒食乐,但用歌嘲为。

  • 唐代:韩愈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

    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y槱e,

    神完骨蹻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fP.

    神官见我开颜笑,前对一人壮非少。石坛坡陀可坐卧,

    我手承颏肘拄座。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

    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我以指撮白玉丹,

    行且咀噍行诘盘。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

    乃知仙人未贤圣,护短凭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间,

    安能从汝巢神山。

  • 唐代: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 唐代:韩愈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

    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 唐代:韩愈

    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

    我为壮夫君白首。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

    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

    破除万事无过酒。

  • 唐代:韩愈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韩愈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