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诗词(136首)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主要成就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人物生平
1.少年失意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2.结识罗振玉
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3.人生转折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4.巨子陨落
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从其遗体衣袋中寻出一封遗书,封面上书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遗书内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移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于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王国维为何自溺,至今仍争论不论,一般学者论点有所谓的:“殉清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言中写道:“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
根据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一书第四章“天津的“行在” (1924 - 1930)”中之说法,王国维早年受罗振玉接济并结成儿女亲家,然而罗振玉常以此不断向王氏苛索,甚至以将王氏女儿退婚作要胁,令王国维走投无路而自杀。然此说漏洞百出,溥仪亦是听他人言传,不足采信。
人物评价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郭沫若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伯希和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适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不懂的音译》)——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
“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王攸欣
王国维的诗词列表
-
清代:王国维
西风水上摇征梦,舟轻不碍孤帆重。
江阔树冥冥,荒鸡叫雾醒。
舟穿妆阁底,楼上佳人起。
蓦入欲通辞,数声柔舻枝。
-
清代:王国维
乱山四倚,人马崎岖行井底。
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
销沉就里,终古兴亡离别意。
依旧年年,迤逦骡网度上关。
-
清代:王国维
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
似相知,羞相逐。
一晌低头犹送目。
鬓云欹,眉黛蹙。
应恨这番匆促。
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
-
清代:王国维
帘深深香雾重,四照朱颜,银烛光浮动。
一霎新欢千万种,人间今夜浑如梦。
小语灯前和目送,密意芳心,不放罗帏空。
看取博山闲袅凤,濛濛一气双烟共。
-
清代:王国维
手剔银灯惊炷短,拥髻无言,脉脉生清怨。
此恨今宵争得浅,思量旧日恩情遍。
月影移帘风过院,待到归来,传尽中宫箭。
故拥绣衾遮素面,赚他醉里频频唤。
-
清代:王国维
连岭去天知几尺,岭上秦关,关上元时阕。
谁信京华尘里容,独来绝塞看明月。
如此高寒真欲绝,眼底千山,一半溶溶白。
小立西风吹素帧,人间几度生华发。
-
清代:王国维
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
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
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
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
-
清代:王国维
秋雨霁,晚烟拖,宫阙与云摩。
片云流月入明河。
鳷鹊散金波。
宜春院,披香殿,雾里梧桐一片。
华灯簇处动笙歌,复道属车过。
-
清代:王国维
翠幙轻寒无著处,好梦初回,枕上惺忪语。
残夜小楼浑欲曙,四山积雪明如许。
莫遣良辰闲过去,起瀹龙团,对雪烹肥。
此景人间殊不负,檐前冻雀还知否。
-
清代:王国维
波逐流云,棹歌袅袅凌波去。
数声和橹。
远入蒹葭浦。
落日中流,几点闲鸥鹭。
低飞处。
菰蒲无数。
瑟瑟风前语。
-
清代:王国维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
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
清代:王国维
蕙兰同畹,著意风光转。
劫后芳华仍畹转,得似凤城初见。
旧人惟有何戡,玉宸宫调曾谙。
肠断杜陵诗句,落花时节江南。
-
清代:王国维
绛蜡红梅竞作花,客中惊又度年华。
离离长柄垂天斗,隐隐轻雷隔巷车。
斟醁醑,和尖叉。
新词飞寄舍人家。
可将平日丝纶手,系取今宵赴壑蛇。
-
清代:王国维
孤檠侧,诉尽十年踪迹。
残夜银釭无气力,绿窗寒恻恻。
落叶瑶阶狼藉,高树露华凝碧。
露点声疏人语密,旧欢远处觅。
-
清代:王国维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
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
清代:王国维
斜行淡墨,袖得伊书迹。
满纸相思容易说,只爱年年离别。
罗衾独拥黄昏,春来几点啼痕。
厚薄不关妾命,浅深只问君恩。
-
清代:王国维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
清代:王国维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
清代:王国维
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
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
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
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
-
清代:王国维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王国维诗词名句
诗词推荐
- 望江南宋代:杨无咎
- 之青原访药地禅师留别诸子 其二明代:陈子升
- 不寐明代:李舜臣
- 为滑济川书乐工扇 其二清代:陆建
-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清代:纳兰性德
- 和邑宰张元若酹月亭诗四首宋代:李吕
- 光孝寺菩提树歌和家载园韵清代:李如筠
- 赞黎秫坡先贤像和董侍御韵 其一明代:区元晋
- 春日途中自寿明代:黎贞
- 送江西都司承差明代:梁兰
- 怀刘蓉清代:曾国藩
- 送灵武朱书记唐代:刘得仁
- 再用韵促诸秋官和章明代:李东阳
- 潼关清代:颜光敏
- 次韵和松盦同年菊宴五首 其三清代:祝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