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汉语词典
成语组合 成语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词典
词语组合 词语组词
教育工具
造句大全 英语词典 元素周期表

唐顺之的诗词(371首)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人物生平

幼时学习
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在常州青果巷的一个名门望族,其祖父唐贵是进士出身,任户部给事中,其父唐宝也是进士出身,任河南信阳与湖南永州府知府。在顺之的幼年时代,父亲对他管 教甚严,写字如不端正就会挨打。如果出去游玩回家晚了,母亲也会时常责骂他。顺之天生禀赋聪明并且极具个性,在同龄人中属佼佼者。顺之酷爱读书,父母除对其严加要求外,并不时为他寻觅当代的名师为其辅导,因此学业有成。在唐顺之23岁那年(嘉靖八年),他参加了每三年才在京城举办一次的会试,荣登第一。

初入仕途
此年担任主考官的是当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璁(当时的权位相当于宰相),他喜见自己能收罗到唐顺之这样的人才而十分高兴,因此欲利用他的权势越级提拔唐顺之到翰林院为官。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初入仕途的读书人唐顺之,在这个风云莫测而又十分险恶的官场面前显得十分谨慎,他竟婉言谢绝了这位权倾一时的主考官的知遇与栽培,情愿按部就班地去兵部任职。这自然让这位好心的主考大人十分扫兴。

几被贬黜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唐顺之被调入翰林院任编修,参校累朝《实录》。因与赏识他的主考官张璁性格不投,便以生病为由,请假回家。张璁开始搁置不批,恰好此时左右私下告诉张璁说“唐顺之一直不愿在你的手下做事,一直要疏远你,你又何必苦留他!”张璁前思后想认定是这么一回事,心中恼怒,心想唐顺之好不识抬举。一怒之下准其还乡,并表示永不再让他当官。
直到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才让他复职,但不久唐顺之却犯了一个错误,竟然与友人一起请求朝见太子。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皇帝还活得好好的,有事可以找皇帝,你一个朝廷官员,没事见太子干什么?于是唐顺之被削籍,回到常州。
唐顺之虽然离开官场,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于是决心退下来潜心读书。

潜心求学
唐顺之回乡后开始住在宜兴山中,后来觉得还是不能远离城市的繁嚣,便又迁居到更僻远的陈渡庄,闭门谢客,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手钻研《六经》、《百子史氏》、《国朝故典律例》之中,真是昼夜讲究忘寝废食。在这些远寓官场的时日里,他还学射学算学、天文律历、山川地志、兵法战阵,下至兵家小技。例如他在三十六七岁时曾向一位河南人杨松学习枪法。在文艺方面也有许多专家学者闻风前来与顺之共同研讨学问,互通有无。那时连明朝的皇帝也是崇尚道教的信徒,也许是当时的社会风尚,顺之和道士们也常有交往。“罢官”相当于开除公职,这对于有气节的唐顺之来说可算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他在城外陈渡住在简陋的茅舍里,晚上睡在门板上,直到有的朋友看了不忍,花几两银子给他置办了一张小床,这才从门板上换了下来。顺之日常穿着极简朴,经常是身着穿了有十来年的麻布衣服。江南水乡,交通往往是乘船,他和一般乡民出入坐船。同船的人们也不知他是何许人?有些言语上的冲撞、辱骂,甚至在行动上欺侮他,他都逆来顺受,从不与人计较,更不显露自己知识分子或做过官的身份。他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搧扇子;出门不坐轿子;床上不铺两层床垫;一年只做一件布衣裳;一个月只能吃一回肉。他要用这种自苦的办法使自己摆脱各种物质欲望的引诱,以求平心静气地正确对待客观世界的—切。
当时(1467-1573),日本正处于割据分裂的“战国”时代,日本内战中的败将溃兵便纠集武士、浪人及奸商,武装掠夺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倭寇”。当时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巨商和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沿海各地的“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们为了牟取厚利,大规模进行走私,成群结党,分泊各,后来竟演为亦商亦盗,兼行劫掠。嘉靖皇帝得知消息后,立即派赵文华前往查探。

重返朝廷
赵文华得到上谕,立即想到了在家闲居读书的唐顺之。他深知此人极有才学,不但满腹经纶,且有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并且通晓军事,曾在兵部任职。据记载当时举荐唐顺之出山的奏折亦有50余件之多。
危害东南沿海一带各大城市的倭寇,并非是三五成群的贼寇,而是拥有兵力相当于现代军队三五个师团的武装力量,因此攻城略地,苏州、松江、宁波台州均曾遭其蹂躏,杀戮之惨状亦如现代日本侵略军种种兽行!无奈的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五六年之久,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唐顺之面对这样的现实也是气愤得吃不下饭,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他在苏州曾经目睹倭寇以刺刀刺杀我们的婴儿作为消遣,唐顺之遇见此事后,痛心疾首,下定决心要与倭寇拼个你死我活。因此他决定放下书本,为民请命。
唐顺之回到兵部复职后,首先到京师附近的练兵基地蓟镇,制定了整顿这支无力抵抗外侮的军队方案,然后与总督胡宗宪商议讨贼御寇的策略。他主张在海上截击倭寇的兵船,不让倭寇登陆,因为倭寇登上了陆地,我们的田园庐舍生命财产势必都要蒙受巨大损失。但是那时的将校兵卒都怕海战,甚至见了水就害怕!因此他们 常常假借种种客观原因躲藏在内河的港湾内不敢出战,这给海上来的倭寇提供了登陆而来,来了就能任意抢掠满载而去的机会。顺之见到人民遭此苦难,常常皱着眉头慨叹地说,老百姓遭受横祸,等于用刀子剜我的肉,对于死难的父老乡亲,我怎样才能给他们以慰藉呢?于是他决定亲自下海去体验一下海上的生活。他从江苏的江阴剩凸驶向蛟门大洋,一昼夜走了六七百里,跟随他前往的人在风浪中或惊骇万状;或呕吐不止,可是顺之本人却意气风发镇定自若,他在海风怒吼惊涛骇浪的隆冬黑夜的海上,把躲藏在港湾内不尽职守的将官们捉住法办,严惩之下,这些拿了公家俸禄却贪生怕死贪图安逸的将官们都兢兢业业地认真尽责了。常因看见风帆就以为唐顺之的船来了,连忙整顿军容,不敢稍有懈怠。
倭寇因为知道明朝军队无力与之抗衡,五六年以来他们可以任意在东南沿海各大城市抢掠,因此干脆在上海附近的崇明建下了大本营做根据地。
唐顺之率领船队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在海上较量了一仗,大获全胜,消灭倭寇120人,击沉其兵船13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其后倭寇又侵犯江北,唐顺之率副总兵刘显驰大破倭寇。三沙遂又告急,唐顺之连忙回来跃马布阵持刀直前,致使倭寇见军容严整再不敢出战。

染病离世
唐顺之因多年在海船上奔波抗倭,一年夏天一连好几个月都生活在海上,不幸染病,但他仍然支撑着病体泛海,度焦山,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病逝于海船之上,年仅54岁。

人物评价

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唐顺之的文学主张早年曾受前七子影响,标榜秦汉,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中年以后,受王慎中影响,察觉七子诗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袭、模拟古人,故作诘屈之语。于是抛弃旧见,公开对七子拟古主义表示不满,提出师法唐宋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他是明中叶重要散文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

唐顺之的诗词列表

  • 明代:唐顺之

    生涯岁岁药囊间,已息交游亦未闲。土木形骸真觉稿,蓬蒿庭院只常关。

    偶随道侣学禽戏,忽枉高人题凤还。此夕知君向何处,多应弄月卧江湾。

  • 明代:唐顺之

    昨岁相逢冰雪深,忽看春色独惊心。清风每忆人如玉,嘉句堪言字比金。

    四壁荒庐

  • 明代:唐顺之

    自是太古人,一身衣百草。年年只在山,怜尔亦枯槁。

  • 明代:唐顺之

    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

    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 明代:唐顺之

    捷上彤庭宠数优,诏分玉带与名裘。麾下偏裨尽稽首,貂蝉笑看出兜牟。

  • 明代:唐顺之

    荥阳军垒高嵯峨,楚汉之战何其多。已向廒仓夺刍粟,还临鸿水割山河。

    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嵘如闪电。存亡呼吸那可知,主客纵横忽然变。

    英姿烈烈纪将军,志不可夺身可焚。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

    汉家社稷萧曹力,杀身卫主谁能识。君不见丹书白马勒元功,吹箫屠狗俱开国。

  • 明代:唐顺之

    皇家财赋重江淮,浮济逾河岁岁来。岂谓司农方告匮,故烦节使远相催。

    舳舻接水通千里,齿革盈筐备五材。民力东南已如此,因君一为献兰台。

  • 明代:唐顺之

    湖上高楼纵远心,复沿湖岸过东林。身闲似带烟霞气,地冷兼无钟磬音。

    衣里宝珠应自信,苑中灵草试相寻。坐来忽散千峰雪,对尔无言意转深。

  • 明代:唐顺之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

    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

  • 明代:唐顺之

    户庭不出已多年,千里随君意豁然。饮醉或歌还或泣,鬓蓬疑鬼又疑仙。

    讵知衰凤堪为笑,且学涂龟得自全。今日别离何足恨,终期共住白云巅。

  • 明代:唐顺之

    月卿仗节行燕甸,星使乘槎向洛阳。倾盖偶从黄菊候,开轩共醉紫萸觞。

    楼台塞接风云变,岩谷迎寒草树荒。戏马新词重康乐,疏才何以答揄扬。

  • 明代:唐顺之

    里中耆旧多,谈笑每相聚。日暮各自归,此君独不去。

  • 明代:唐顺之

    柴门长日闭青山,薜荔衣裳冰雪颜。愧我未能分半榻,药囊书卷共消闲。

  • 明代:唐顺之

    宋代巳经三易世,忠公遗墓尚嶙峋。敢言有志成慈母,逮罪何期及故人。

    黄阁十年终卖王,瘴烟万里合投身。巳分此生堪客死,魂归犹是故乡春。

  • 明代:唐顺之

    少读阴符耻未工,青山偃仰渐成翁。人间炎冷都忘尽,听话流年一笑中。

  • 明代:唐顺之

    高卧曾分白鸣沙,清溪深处采三花。总为征书出空谷,衣裳犹自染云霞。

  • 明代:唐顺之

    萧萧冻树晚諠鸦,门外谁来长者车。入夜俄惊千里月,开帘相对满空花。

    东郭先生犹敝履,西关迁客正思家。最怜渔父沧江畔,闲倚孤舟独挺叉。

  • 明代:唐顺之

    御苑先春万木苍,宫云袅袅度琼觞。鹓班并引金貂贵,鸿羽全收玉署良。

    分日传经清禁里,罢朝起草紫宸旁。恩波忝窃安能报,愿祝千秋宝历昌。

  • 明代:唐顺之

    塞垣饱历雪霜寒,直上无枝只屈盘。边人自识将军树,我来权唤大夫官。

  • 明代:唐顺之

    岁岁吴侬事水耕,朝朝占雨愁云轻。泽中不闻鸠语合,田际但见龟文生。

    野老舐糠犹自得,书生炊桂亦何情。东南生计已如此,闻道山西又点兵。

唐顺之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