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的诗词(137首)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主要成就
散曲家
张养浩从政期间的诗文并不多,而归隐田园则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曲家。历经宦海风波,感受到了上层统治 集团的黑暗,其体会自然真切感人:“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当其归隐之初,如鸟儿返林、鱼儿纵渊,心情十分愉快:“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游玩秋光,朋友相将,日日大筵张。汇波搂醉墨淋浪,历下亭金缕悠扬,大明湖播画舫,华不注倒壶觞,这几场忙杀柘枝娘!”(《寨儿令·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他给自己隐居的别墅起了一个雅号,叫云庄,云庄内修建了一座绰然亭(也叫翠阴亭),亭后盖了一座遂闲堂。“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一带云山妙。”(《雁儿落兼清江引》)“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水仙子·咏遂闲堂》)。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而吟咏故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取得较高艺术成就。“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茆庐,恰便似画图中间里。著老夫对着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胡十八》)。故乡的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景致,使张养浩寻求到一个与污浊官场完全不同的美好世界。云庄迤南,便是景色秀丽的大明湖、趵突泉;迤东,是孤高桀立的华不注;迤西,是块然如垒的标山。在家乡,他时而在明湖游赏,箕居船头,放声高歌;时而登上华不注,领略“苍山万顷”的山野风光;时而登临汇波楼,吟诵“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画幅中”(《登汇波楼》)动人的诗句;时而漫步趵突泉畔,欣赏珠滚絮飞的泉流……足迹所至,诗、曲亦随之。在这些描写湖光山色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在似乎消沉的、吟诵隐逸闲适情趣的诗曲中,也常常寄寓着壮志难酬的愤慨,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到一股抑郁难申的不平之气。其作品《水仙子·咏江南》入选沪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
作品格调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指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远。他的作品文字显白流畅,感情真朴醇厚,无论抒情或是写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较少雕镂。《潼关怀古》小令,以及一些写退隐生活的作品,可以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然而他的写景的散曲中,也有一些工丽清逸的作品,如“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庆东原〕)等句,表明他的作品在总的艺术格调中还有所变化,散曲色调比较丰富。
一心为民
张养浩栖隐云庄,不求显达,优游于山水之间,敛迹于权贵之门,自以为远离世俗尘嚣,不与朝廷政事,然 元朝廷对这位“博学硕德,声名显赫”(艾俊《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引》)的儒臣,却时时想加以利用,八年之间,凡六下诏书,他均高卧不起。而当天历二年(1329年)朝廷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时,他却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无多惭,此心非为官。”(《西番经》)使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灾情严重激发起他为民承重的精神。赴官途中经洛阳、渑池、潼关,直达长安。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感历代兴废,写了数首怀古曲,意绪苍凉,流露出对本朝前景暗淡的哀叹,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散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任之后,“凡所以力民者,无所不用其至”(危素《张文忠公年谱序》)。四月之内未尝家居,不遑寝处,终因劳瘁而卒。消息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传)。在封建时代,像张养浩这样为民尽瘁的官儿实在并不多见!元朝廷对其旌表,不过是旌忠励节,激励臣下为其效忠,而人民都以自己的眼光来区分善恶,表明自己的爱憎。张养浩所维护的那个制度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其为民尽瘁的精神,及其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却可与济南山川同在,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人物生平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 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 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 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溍说他“力排权奸,几蹈祸而不悔”(《滨国公张文忠祠堂碑》)。武宗时,曾因议立尚书省事,与权臣意见牴牾,被构罪罢官;英宗时,又因谏在内廷张灯为鳌山事,险遭不测。怀有“致君泽民”理想的张养浩,本想干一番利国济民的事业,但统治集团中“忠直为国者少,阿容佞诈、惟己之为者多”(《元史》本传),自己犯颜撄鳞,时有性命之虞,便借故辞官归隐,“远是非,绝名利”(《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回到自己的故乡济南。享年59岁。
张养浩的诗词列表
-
元代:张养浩
兴来放步白云岭,海阔天高异人境。乱山万马东南驰,只恐郊原碎俄顷。
乾坤谁管白鸟閒,今古空馀野烟冷。何当结屋最上头,摆脱尘纷事幽屏。
-
元代:张养浩
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
层楼复观此谁构,只疑天巧非人工。绕檐松影黑于海,步惊栖鹤翔云中。
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
须臾遍历至方丈,壶酒盘果罗青红。心清已觉破烦暑,左右况复扇两童。
道人见我乐幽胜,故为留恋谈无穷。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蓬。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
笑谈人境两相称,此会讵与寻常同。却愁归去到尘世,又随俗迹堕樊笼。
-
元代:张养浩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无处烟霞不相识。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未必情浓似吾适。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
元代:张养浩
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爰力于书,且勤于苗。
朝斯夕斯,以咏以谣。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
维禽维鱼,亦莫余畏。林则有风,洞则有云。酿则有秫,馔则有芹。
樵则有柯,钓则有纶。维人至乐,曰丘曰壑。得而颛之,何有人爵。
彼爵与名,岂不我荣。其或舍旃,允有未任。允有未任,且以鼓琴。
-
元代:张养浩
维日之良,嘉荐令芳。于豆于俎,是登是将。于祖考之堂。
烛辉其前,钟韵其傍。神具亿止,风帷褰扬。俨承其容光,俨觌其冠裳。
俨聆其謦欬,俨被其文章。维灵歆止,我侑我侍。胥悦胥怡,载鼓载吹。
工祝有严,仪物孔备。将何以祈,躬躬惟畏。匪位秩欲隆,匪货利欲充。
匪居第欲侈,匪祯瑞欲丰。子祈其贤,妇祈其从。兄祈其友,弟祈其恭。
德祈其厚,业祈其崇。族祈其睦,时祈其雍。维神人攸同。
-
元代:张养浩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
哀哉流民!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哀哉流民!昼行绝烟火,夜宿依星辰。
哀哉流民!父不子厥子,子不亲厥亲。哀哉流民!言辞不忍听,号哭不忍闻。
哀哉流民!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
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哀哉流民!甚至不得将,割爱委路尘。
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哀哉流民!
-
元代:张养浩
春
水绕门,树围村,雨初晴满川花草新。鸡犬欣欣,鸥鹭纷纷,占断玉溪春。爱庞公不入城阃,喜陈抟高卧烟云,陆龟蒙长散诞,陶元亮自耕耘。这几君,都不是等闲人。
夏
爱绰然,靠林泉,正当门满池千叶莲。一带山川,万顷风烟,都在几席边。压枝低金杏如拳,客来时樽酒留连。按新声歌乐府,分险韵赋诗篇。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秋
水影寒,藕花残,被西风有人独倚阑。醉眼遥观,北渚南山,照映锦斓斑。利名尘不到柴关,绰然亭倒大幽闲。共三闾歌楚些,同四皓访商颜。笑人间,无处不邯郸。
冬白战体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绰然亭?
赴詹事丞召至通州感疾还家
干送行,谩长亭,被恩书挽回云水情。才到燕京,便要回程,你好自在也老先生!带行人所望无成,管伴使饮气吞声。水和山应也恨,来与去不曾停。几曾经,不睹是的晋渊明?
自挂冠,历长安,共白云往来山水间。名不相干,利不相关,天地一身闲。绿杨堤黄鸟绵蛮,红蓼滩白鹭翩翻。尽红尘千万丈,飞不到钓鱼滩。只一竿,钓出水中仙。
绰然亭独坐
白日迟,锦鸠啼,看儿童汲泉浇菜畦。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映青山茅舍疏篱,绕孤村流水花堤。看蜂蝶高下舞,任鸥鹭往来飞。笑嘻嘻,不觉日平西。
寿日燕饮
一雨晴,百花明,谢诸公不辞郊外行。尽是簪缨,充塞门庭,车马闹纵横。递香罗争祝长生,捧金杯斗和歌声。彻青霄仙乐响,扶翠袖玉山倾。眼睁睁,险踏碎绰然亭。
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游玩秋光,朋友相将,日日大筵张。会波楼醉墨淋浪,历下亭金缕悠扬。大明湖摇画舫,华不注倒壶觞。这几场,忙杀柘枝娘。
-
元代:张养浩
辞官
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厌喧烦静中闲坐。利名场说著逆耳,烟霞疾做了沉疴。若不是天意相合,这清福怎能个。
【川拨棹】每日家笑呵呵,陶渊明不似我。跳出天罗,占断烟波。竹坞松坡,到处婆娑。倒大来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呵!
【七弟兄】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
【梅花酒】年纪又半百过,壮志消磨,暮景磋跎,鬓发浑皤。想人生能几何?叹日月似撺梭。自相度,图个甚?谩张罗,得磨驼,且磨驼。共邻叟两三个,无拘束即脾和。
【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颜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罗襕未必胜渔蓑。休只管恋他,急回头好景亦无多。
【离亭宴煞】高竿上本事从逻逻,委实的赛他不过。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我把这势利绝,农桑不能理会,庄家过活。青史内不标名,红尘外便是我。
-
元代:张养浩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
元代:张养浩
日月底天庙,阳瘅土脉生。习习协风来,颙颙众蛰惊。
农人服厥亩,薄言事春耕。缺堤流㶁㶁,灌木鸣嘤嘤。
白扉飐青帘,绿野明丹英。蚕妇喜形色,牧竖歌传声。
天随野色遥,山与吟怀清。向来悭一际,今者幸四并。
徜徉子真谷,万事秋毫轻。
-
元代:张养浩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
元代:张养浩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
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
元代:张养浩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
-
元代:张养浩
野处欲忘世,况乃平昔友。寥寥数亩园,甘此养衰朽。
兹晨君见过,童稚骇而走。牙纛明郊原,骑从隘岩薮。
辉光生泉石,意气排户牖。握手论夙心,相看各白首。
亹亹及经术,眷眷接杯酒。嘉我高尚怀,一卧七年久。
自言微亲老,亦欲谢纷纠。从仕非不佳,其奈多掣肘。
所以明哲人,往往去之陡。此言公近谀,彼节余何有?
本期野老俱,孰敢达者偶。渺渺烟林合,浩浩风隧吼。
涓涓水穿竹,忽忽日低柳。出门俱黯然,人影乱田亩。
-
元代:张养浩
天历元二载,西土罹荐饥。愚时拜中丞,帝曰汝往釐。
嗷嗷三辅间,十室九困疲。行者总沟瘠,居者恒馁而。
亲戚自鱼肉,遑恤父子离。鄠县民有贾,竭力奉母慈。
阖门为口四,一妻仍一儿。操瓢日行丐,有得归母贻。
不幸值虚往,见母颜忸怩。退省百无有,满屋风凄其。
以汤和糠籺,进母母不怡。曰我幼汝饲,非珍即甘饴。
而汝今我哺,以我犬豕为。况我老且病,累汝无几时。
子惧白其妻,无言第头垂。妻曰携此子,从鬻无问谁。
市呼不见售,复归泣涟洏。子心救火急,儿命累卵危。
阴携至他所,恩爱从此辞。解衣缢不殊,反为子禁持。
取盆拔佩刀,手足随纷披。绐云黄犬炙,雅于补衰宜。
母知口腹美,不悟骨肉亏。子幸母解颜,不计妻攒眉。
余闻惊此言,怒诘官失治。使民至如此,赈贷犹迟疑。
即引造行省,使细陈毫釐。且命出儿肉,阖府遍示之。
饤诸相坐前,余为失声悲。促掾状其故,闻上星夜驰。
或将复徭役,或将表门楣。或斥兼金赐,或选好爵縻。
上以劝臣子,下以安期颐。廷议必不爽,命下会有时。
昔人有埋子,天怜以金遗。复有货视者,哀鸣走通逵。
亦有弃半途,完侄与相随。未闻刃所爱,万古犹绝奇。
嗟哉贾生心,世俗彼乌知。毋以贾为忍,毋以贾为痴。
子失或再有,母失庸可追。孰能庭桂惜,使我堂萱萎。
惟其持是心,屠子如屠狸。粤从王政圮,风靡俗亦漓。
子囊钱贯朽,母箧无针锥。子妾曳绮罗,母裙露肤肌。
不虑亲犹天,以利为根基。不究身何来,以货为宗枝。
于物尚尔靳,矧乃襁褓私。嗟哉贾生心,堪为世俗规。
尝闻前哲言,一孝盖万疵。孝可包众善,孝可动两仪。
孝可神鬼格,孝可贤圣期。能孝斯能忠,厥心自亲移。
愿彼为人子,终身诵吾词。
-
元代:张养浩
三年野处云水俱,逢春未始襟颜舒。故人持赠木芍药,慰我意重明月珠。
入门神彩射人倒,荒村争看倾城姝。急呼瓶水浴红翠,明窗净几相依于。
自言私第惟此本,每开蹄毂穷朝晡。树高丈许花数十,紫云满院春扶疏。
栽培直讶天上种,熏染不类人间株。有时风荡香四出,举国皆若兰为裾。
贫家蔀屋仅数椽,照耀无异华堂居。天葩如此忍轻负,转首梦断巫山孤。
明当洒扫迟凫舄,未审肯踵荒寒无。余闻感德良勤劬,久习懒散倦世途。
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仪曹愚。禁厨一脔味已得,类推固可知其馀。
君持诗去为花诵,蜂蝶应亦相欢娱。
-
元代:张养浩
山行弥日山益奇,乱峰挟翠如吾随。游人联蚁度林杪,细路一线云间垂。
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路回宝刹忽风堕,大鹏九万离天池。
林烟媚景翳复吐,欲见不见神护持。松藏雷雨太阴黑,泉迸岩薮银虹驰。
我来青帝已回驭,太古残雪犹离离。一声啼鴂百花落,两崖红雨春淋漓。
笑驱虎豹坐盘礴,悠悠万古归支颐。须臾兴尽下寥廓,长风又送云边诗。
蓬莱兜率杳何处,无乃造物移于斯。往年梦里记曾到,先声已为猿鹤知。
惜无奇语勒丹壁,坐令清赏成绝痴。斜阳忽将瞑色至,山灵应怪归鞍迟。
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
元代:张养浩
庙堂鼎食穷水陆,风纪惠文寒耸玉。而君名位不省台,常见私忧结眉目。
朅来我过白所怀,如枉末伸功未录。谆谆三代治安本,修水火金并土木。
烝民既粒教乃敷,和气春风生比屋。自从秦鞅废井田,王政丝棼民湿束。
利归兼并富齧贫,万世祸基从此筑。汉兴文帝殊有为,瓦砾黄金金玉粟。
蠹农一切悉禁绝,千耦如云四郊绿。下及魏晋隋若唐,或耀武功或货黩。
尽刳民力供上需,何异养身还饵毒。间时偶尔值小登,悔祸元出天公独。
劝农使者徒上功,虚丽祇堪文案牍。绎骚后迨五季间,竞投钱镈悬刀镯。
民间十室九呰窊,父子几何不沟渎。吾元有国天所资,世祖躬历艰难熟。
未遑礼乐刑政颁,首辟司农惟穑督。至今在在著作林,枝干排云叶犹沃。
当时治效概可知,行不赍粮居露宿。兹非前圣后圣规,岂特千年万年福。
统元欲复今何难,政坐因仍弗加勖。骏奔期会誇独贤,深竟根株衒能狱。
毁方求媚为通融,涤垢搜瘢称干局。呜呼是岂经远图,刑剭谁虞覆公餗。
孟氏古称王佐才,照世格言星日煜。论治略无奇异闻,唯说耕桑与鸡畜。
使当此日出此言,可必诸公尽颦蹙。圣贤于彼非不知,但恐违天拂民欲。
窃尝窥管得一斑,端本澄源在当轴。仍择师帅专抚绥,且谕臬司精考鞠。
的行黜陟表惰勤,重立赏罚旌慝淑。如斯上下不裕宁,伏锧市朝甘显戮。
我闻其语汗雨如,始也解颐终项缩。半生醉梦郑卫音,一旦醒心韶濩曲。
刘君刘君策固佳,俯仰悠悠知者孰?传存拾沈示永箴,书著兴戎昭往躅。
君不见东家求官交近侍,西家豪富相徵逐。奈何温饱不自谋,日为黎黔欲长哭!
我知君心如古人,我知君才非世俗。子牟身远志在廷,梁父调高音振谷。
贾生流涕叫虎关,屈叟甘心葬鱼腹。旧闻造物辅善良,比岁看来亦翻覆。
纷纷已往姑莫论,目击试将吾友卜。承家千里止一男,半夜麒麟去何速。
泪巾又燥女又殇,兰玉埋香见无复。士夫固以贫为常,门户那堪祸相属。
我尝送米犹见却,一芥他人肯轻触。处勤节义愈凛然,风雪倒山松柏矗。
迩来踪迹尤可嗟,十倍戒途舆脱辐。劳劳簿领头斑白,承务酬官在昏夙。
否极或者泰运还,有诏吏止七品服。君由弱冠冠儒冠,一概谁分鸾与鹏?
世间屯难表里攻,阮籍途穷未为促。昨朝跋马过所居,圭荜荒凉雀堪扑。
座无裀褥甑生尘,庋有诗书盘苜蓿。归来叹羡原宪贫,却顾轻肥还自恧。
蹇余亦本山野民,仕路强趋终蹐局。向非亲命须官为,定买烟霞事耕斸。
书生所见然颇同,欲奋不能宁韫椟。因知世事如意少,讵止君家为不足。
子孙笋列多冥顽,玉帛山堆足忧辱。国忠贵显奴隶憎,黄宪清贫古今伏。
人生果在官有无,可与智言难众告。今晨霁色雨洗新,群木疏明丽朝旭。
一杯陶写千古情,我起踏筵君击筑。天开罗幌云千叠,地展锦屏山四簇。
不须华俎饤薧鲜,政要露杯羞杞菊。须臾酩酊彼此忘,哀玉满庭风动竹。
-
元代:张养浩
县斋公退炷炉熏,聊为尘烦一解纷。开户不教香远去,簟纹浮动半窗云。
-
元代:张养浩
云驳疏阴漏日华,昽昽晨色散林鸦。马前怪底犹明月,路转满川荞麦花。
张养浩诗词名句
诗词推荐
- 杨茂之志适轩 其一金朝:段成己
- 卜算子 出德胜门沿堤过雨轻尘不飞新绿在树澹以夕照纵辔丛薄间极潇爽之致 其二清代:张祥河
- 寒食上冢宋代:方一夔
-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 太庙灵芝产于仁宗皇帝英宗皇帝两室前楹芝上有文成王字臣叨陪政府得预荣观谨课成律诗二首宋代:张纲
- 隐逸宋代:赵崇森
- 海棠宋代:陈与义
-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 其二清代:林鹤年
-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唐代:白居易
- 浣溪沙宋代:朱敦儒
- 馆中冬夜明代:蔡羽
- 咏史诗魏晋:王粲
- 送白礼部贞夫入秦祭告韩王一首明代:黄省曾
- 送吴人席生归乌镇旅寓一首明代:黄省曾
- 挽橘泉方文谟先生明代: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