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别历下
忆少年·别历下朗读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晁补之 (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译文注释
译文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注释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
历下:山东历城县。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ɡě):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yǎn)画:色彩杂染的图画。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绀(gàn)碧:深蓝色。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刘郎:刘禹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是词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
晁补之名句推荐
-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作者:晁补之:出自《摸鱼儿·东皋寓居》
-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作者:晁补之:出自《摸鱼儿·东皋寓居》
-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作者:晁补之:出自《盐角儿·亳社观梅》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作者:晁补之:出自《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诗词推荐
- 【双调】沉醉东风 琼花蝶粉霜元代:张可久
- 沙远晴波浅漾金鱼苗初上小如针将船载酒江头饮水柳千株满岸阴 其四元代:丁复
- 景仁寄和萧公陂诗次其韵宋代:曹彦约
- 望江南 晚思清代:沈谦
-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宋代:白玉蟾
-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
- 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清代:陈宝琛
-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元代:凌云翰
- 韩叔冲约客泛舟沧江分韵得落字宋代:魏了翁
- 再答山阴王玉映并宗弟睿子清代:丁耀亢
- 西唐代:徐夤
- 觉罗八姑贞孝诗清代:戴亨
- 南诏碑清代:牛焘
- 自彭蠡湖初入江唐代:张九龄
- 纳凉三首 其一清代:张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