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朗读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辽阳 。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 ,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译文注释
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注释
⑴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
⑵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⑶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旧读 dài mèi):海生龟类,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
⑷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
⑸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
⑹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音:一作“军”。
⑺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
⑻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
⑼教(jiāo):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沈佺期名句推荐
-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作者:沈佺期:出自《寒食》
-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作者:沈佺期:出自《杂诗三首·其三》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作者:沈佺期:出自《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作者:沈佺期:出自《杂诗三首·其三》
-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作者:沈佺期:出自《七夕曝衣篇》
-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作者:沈佺期:出自《寒食》
-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作者:沈佺期:出自《杂诗三首·其三》
-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作者:沈佺期:出自《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作者:沈佺期:出自《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作者:沈佺期:出自《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诗词推荐
- 纳凉三首 其一清代:张珊英
- 觉罗八姑贞孝诗清代:戴亨
- 韩叔冲约客泛舟沧江分韵得落字宋代:魏了翁
- 景仁寄和萧公陂诗次其韵宋代:曹彦约
-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元代:凌云翰
- 沙远晴波浅漾金鱼苗初上小如针将船载酒江头饮水柳千株满岸阴 其四元代:丁复
- 自彭蠡湖初入江唐代:张九龄
- 【双调】沉醉东风 琼花蝶粉霜元代:张可久
-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宋代:白玉蟾
- 西唐代:徐夤
- 南诏碑清代:牛焘
- 再答山阴王玉映并宗弟睿子清代:丁耀亢
-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
- 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清代:陈宝琛
- 望江南 晚思清代: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