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5月,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沈恩孚、蒋梦鹿、穆藕初等48人在
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职教社成立伊始,就开始积极筹建职业学校。1918年9月,职教社在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租到一块七亩半的荒芜土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作主一所主要为工商业界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全日制职业中学,先后开设了铁工、木工、搪瓷、钮扣、留学勤式俭学、商业、机械、石油机械等科,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等口号、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学制,既注重学生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又强调学生优良职业道德的养成,要求学生具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分设沪渝两校,沪校一度改名为工商学艺所,抗战胜利后,恢复中华职业学校校名。1952所学校由中央轻工业部接管,改为部属学校。1953年起机械、土木、商科、石油各科等迁到
南京、
天津、
西安各校,上海改名为食品工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校名使用到1952年底。期间,毕业、肄业学生达万余人,遍布海内外。1986年,中华职业学校在上海重新复校。 中华职业学校不仅有职业教育的优势,而且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五四运动起,到全国解放,学生一直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抗日救亡、民主爱国等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曾是上海南市区的学生运动民主堡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