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原名青岛化工学院,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
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9月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9月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两个校区:四方校区占地553。7亩;东部校区位于青岛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占地2000余亩。学校现有校舍建筑47。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698人,其中高级职称540人;全日制在校生204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91人。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系全国首批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第三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现有50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获建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中之重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行业技术依托中心,1个市级新材料工业园。在2002年省教育厅组织的“九五”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验收和评估中,学校参与验收的4个学科和实验室全部评为优秀,量化分值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学校的学科建设在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和信息与控制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创造了被社会广为关注的“科技大学现象”。10余年来获得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项国家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国普通高校获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排行榜(1997~1999)排序,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位居全国高校第74位;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排序》(1985~2000),位居全国高校第67位,居省属高校第一位;1999~2003年被SCI、EI收录的论文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第101、103、105、108、83位和79、98、86、86、87位。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日、俄、德、英、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同德、俄、加、美、韩等国多所高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尤其是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成为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学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同时注意选派优秀教师、学者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益广泛的对外交流活动,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办学水平。
学校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激流中走过了55个春秋,展望未来,学校前程似锦。不久的将来,学校将成为一所规模近3万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理、工、文、经、管、医、法等多学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名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