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挫缓急】单字解释
急:基本词义 ◎ 急 jí 〈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 紧,紧缩 [tight; compact] 遂生缚 布, 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3)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4) 急躁,着急 [annoyed;irritated;impatient;anxious]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5)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的狗);急杀人(极其着急);急脚鬼(性情特别急躁的人) (6) 迫切;紧急 [urgent;pressing] 时恐急。——《战国策·燕策》 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事急而不断。——《资...
挫:基本词义 ◎ 挫 cuò 〈动〉 (1)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2) 同本义 [break] 挫,摧也。——《说文》 或挫或隳。——《老子》 而未尝有所挫也。——《国语·吴语》。注:“毁折也。” (3)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4) 失败 [defeat] 挫我于内。——《战国策·秦策》 (5)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6) 挫伤,折伤 [deaden] 顿兵挫锐。——《淮南子·脩务》 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 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荀子·解蔽》 (7)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8)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deflate]。如:挫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9) 弯折,收缩 [bend] 久挫于刀笔之前。——《汉书·陈汤传》 (10) 又如:一挫身,向远处飞去了。把身子一挫,就打算往...
缓:基本词义 ◎ 缓 緩 huǎn 〈形〉 (1) (形声。从糸( mì ),爰( yuán )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 [relaxed;be not tense]。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slow]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soft]。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峭] [gentle]。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weak]。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词性变化 ◎ 缓 緩 huǎn 〈动〉 (1) 延期,延迟 [d...
顿:基本词义 ◎ 顿 (1) 頓 dú (2) ——“冒顿”( Mòdú ):汉匈奴族的单于( chán yú ) (3) 另见 dùn 基本词义 ◎ 顿 頓 dùn 〈动〉 (1) (形声。从页( xié ),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 同本义 [kowtow] 顿,下首也。——《说文》 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 (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 (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stamp] 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 (6) 倒下,跌倒 [fall]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 (8) 放置;安放 [arrange]。如:整顿,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