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大不掉】单字解释
不:基本词义 ◎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 wěi )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without...
大:基本词义 ◎ 大 dài 〈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dà 基本词义 ◎ 大 dà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
掉:基本词义 ◎ 掉 diào 〈动〉 (1)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2) 同本义 [sway;wag;shake] 掉,摇也。——《说文》 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 齐七十余城。——《史记·淮阴侯列传》 末大未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3) 又如:掉尾巴;掉荡(摇荡);掉眩(肢体摇动旋转);掉擘(甩着臂膊走,又谓攘臂奋起);掉舌(鼓舌,指游说、谈论);掉嘴弄舌(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掉栗(战栗) (4) 弄,卖弄 [show off] 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南唐书·彭利用传》 (5) 又如:掉罨子(耍花招,卖弄花招) (6) 玩弄;搬弄 [play with;juggle with;dally with]。如:掉鬼(捣鬼;玩弄骗人的把戏);掉弄机权(玩弄权力);掉嘴口(耍贫嘴);掉经儿(瞎吹) (7) 落下 [fall;shed;drop]。如:掉眼泪;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 (8) 丢失 [...
末:基本词义 ◎ 末 mò 〈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tree]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last stage;the end]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