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墙而立】单字解释
墙:基本词义 ◎ 墙 墻、牆 qiáng 〈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wall]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screen]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curtain]。如:墙合(即官悬);墙柳...
立:基本词义 ◎ 立 lì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stand]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erect;set upright]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
而:基本词义 ◎ 而 ér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词性变化 ◎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
面:基本词义 ◎ 面 靣 mià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face]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surface;top;face]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