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指气使】单字解释
使:基本词义 ◎ 使 shǐ 〈动〉 (1)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 同本义 [order]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4) 派遣 [send;dispatch]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6) 致使;让;叫 [let;make;cause]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
指:基本词义 ◎ 指 zhǐ 〈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finger]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toe]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inte...
气:基本词义 ◎ 气 氣 q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cloud]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gas]。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air]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
目:基本词义 ◎ 目 mù 〈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