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正词直】单字解释
正:基本词义 ◎ 正 zhēng 〈名〉 (1)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 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集韵·清韵》 (2) 箭靶的中心 [bull’s eye] 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齐风·猗嗟》 (3) 引申为目标 [target] 刑(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若正匿。——《马王堆汉墓帛书》 词性变化 ◎ 正 zhēng 〈动〉 (1) 通“征” (2) 征税[levy] 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郑注:“正,读为征。” 唯加田无国正。——《周礼·夏官·司勋》 谨正盐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税也,正、征古字通用。” (3) 出兵,征讨[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正。——《管子·山至数》 司马弗正。——《礼记·燕义》 (4) 另见 zhèng 基本词义 ◎ 正...
理:基本词义 ◎ 理 lǐ 〈动〉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carve and polish]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3) 治理;管理 [administer]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 (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
直:基本词义 ◎ 直 zhí 〈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 ),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 同本义 [straight]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
词:基本词义 ◎ 词 詞 cí 〈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one's words;what one say]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sentences in speeches,poems,writings or operas;speech;statement]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