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单字解释
对:基本词义 ◎ 对 對 duì 〈动〉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 ,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answer;reply]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
比:基本词义 ◎ 比 bǐ 〈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