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
杭州市幼升小择校参考必备资料:浙江省杭州市袁浦小学招生信息
招生范围:
双浦派出所袁浦区域
对口中学:袁浦中学
1.招生时间:
全区公办小学定于6月22日、23日两天为新生报名登记日,6月29日为补报名登记日,各校不得提前或推迟报名登记时间。要求各校提前一周在学校门口和教育服务区范围内各个社区或小区张贴招生通告,同时以网络等多种形式告知有关招生事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录取办法、需带材料等)。各校(街道、乡镇小学以街道、乡镇为单位)于7月3日前将第一批新生录取名单报教育科审批,7月10日前发出入学通知书。7月20日前各校将第二批拟录取新生名单报教育科审批,7月31日前发出入学通知书或入学调剂单。
2.招生年龄:
全区小学招收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满6周岁)。
3.招生办法:
市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居住地(以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或暂住证为依据)所在区教育局负责就近或相对就近安排入学。
(1)报名办法:
公办小学实行“一站式”招生报名机制,适龄儿童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向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应受理所有符合条件的学龄儿童报名。
①杭州市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向户籍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龄儿童到所属教育服务区的学校报名时,须交验家庭户籍本、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确未购房的可持房卡或经有关部门认证的房屋租赁合同及杭州市房屋档案馆出具的无房证明)和学龄儿童疫苗接种卡等。
②下列杭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
杭州主城区内拆迁过渡家庭儿童入学,凭拆迁过渡协议,向过渡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可依据其提供的有效的“拆迁协议书”、户籍本、过渡地派出所或社区的证明等,按照拆迁协议书所确定的过渡期限,与家长签订就读协议,经区教育局同意后,以学年为单位招收孩子就读。如学校学额已满,则由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其入学。
杭州市区集体户口儿童入学,向实际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由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③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规定的时间内经登陆“杭州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及查询系统”进行预登记,获得登记码并妥善保存。2013年6月1日—6月15日,凭登记码再次登陆本网站查询初审结果。经初审,符合条件的,持预登记码和相关材料到实际居住地(以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为依据)所属教育服务区域的学校报名,经学校验证材料符合入学条件的,由居住地学校受理报名。当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时,教育服务区学校应先受理报名,并报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至周边学校就读。
育才教育集团(总校)的招生对象确定为西湖区老城区范围(不含留下、蒋村、三墩、双浦、转塘)部分符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条件的学龄儿童,该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到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报名登记。报名时间与其它公办小学同步,为6月22日至23日,补报名时间为6月29日。学生如被育才教育集团(总校)录取,其他公办小学就不再录取。
(2)招生录取办法:
报名人数未超过学校核定招生计划,学校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
当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①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教育服务区。
②学龄儿童户籍自学龄儿童出生日起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
③学龄儿童户籍在该小学教育服务区,但不属于上述两类的。
④学龄儿童无本市区户籍,但符合《杭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在杭借读条件并通过“杭州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及查询系统”初审或经学校复审是符合入学条件的,家长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可持家庭户籍簿和父母双方身份证、父母双方在杭的(临时)居住证和房产证(房屋租赁证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杭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在杭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办理的在杭营业执照、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及通过“杭州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及查询系统”初审的预登记码等,到临时居住证所在地的教育服务区小学报名登记。符合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居住地(以居住证、临时居住证为依据)、工作地、社会保险缴纳地三者一致的学生,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类学生中优先安排。对未办理“杭州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及查询系统”预登记手续的,要求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段补办网上预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杭州市借读条件的来杭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要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请家长及早安排孩子到户籍所在地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