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单字解释
愧:基本词义 ◎ 愧 kuì 〈动〉 (1)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2) 同本义。同“媿” [ashamed] 小则如愧。——《礼记·儒行》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 不愧于人。——《诗·小雅·何人斯》 虽颜惭未知心愧。——《魏书·列女传》 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下恐愧吾师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兹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兼愧贵家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愧心(内心惭愧);愧悔(惭愧后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惭不如);愧灼(极言惭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对天理,下愧对人事) (4) 折辱人;使羞惭 [ashame] 昭王闻之,欲愧之以辞。——《战国...
羞:基本词义 ◎ 羞 xiū 〈动〉 (1)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2) 同本义 [offer] 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说文》 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 共其笾荐羞之实。——《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 (3) 又如:羞豆(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一种盛器);羞膳(进献食品) (4) 推荐;进用 [recommend] 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国语·晋语九》 (5) 假借为“丑”。感到耻辱 [shame] 或承之羞。——《易恒》 惟口启羞。——《礼记·缁人》 无作神羞。——《左传·襄公十八年》 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汉· 李陵《答苏武书》 (6) 又如:羞怍(羞耻,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