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汉语词典
成语组合 成语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词典
词语组合 词语组词
教育工具
古诗词 造句大全 英语词典 元素周期表
yí jì

遗迹


拼音yí jì
注音一ˊ ㄐ一ˋ

繁体遺蹟
词性名词

近义古迹

词语解释

遗迹[ yí jì ]

⒈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historical remains; vestige; tra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遗跡”。亦作“遗蹟”。

⒉ 指留下的脚印。

《晋书·卫恒传》:“邕(蔡邕 )作《篆势》曰:‘鸟遗跡, 皇頡 循。’”
唐 柳宗元 《禅堂》诗:“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周公 告诫 成王 说:‘整顿你的军队,踏着 禹 的遗迹,走遍天下,直到海外,没有人不降服。’”

⒊ 指古代或旧时代的人和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
《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 天资聪朗,才通行絜,昔歷选曹,遗迹可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洹水》:“今池林絶灭,略无遗跡矣。”
宋 苏轼 《渚宫》诗:“谁能为我访遗迹,草中应有 湘东 碑。”
宋 苏辙 《中秋见月寄子瞻》诗:“黄楼未成 河 已退,空有遗蹟令人看。”
元 虞集 《舒城县学明伦堂记》:“昔贤名人遗蹟,足以风动其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此木殊方不可知,以余所经他处,未有见之者,亦圣贤之遗跡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历法·日圭同异》:“登封县 有观象、测景二臺,乃 周公 营 洛邑 时,手建遗蹟,其土圭表漏尚存。”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乃遍行营垒,周视所开地道,览战争之遗蹟。”
杨朔 《永定河纪行》:“在 翠微峰 下,有一处古代遗迹,题做‘冰川擦痕’。”

⒋ 犹遗墨。

《北史·崔宏传》:“﹝ 崔宏 ﹞尤善草隶,为世摹楷,行押特尽精巧,而不见遗迹。”
《南史·陈始兴王伯茂传》:“时军人於 丹徒 盗发 晋 郗曇 墓,大获 晋 右军将军 王羲之 书及诸名贤遗跡。”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杜羔 ﹞忽覩屋柱烟煤之下,见字数行,拂而视之,乃其父遗跡。”
宋 王谠 《唐语林·伤逝》作“遗迹”。 宋 苏轼 《墨宝堂记》:“毗陵 人 张君 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跡至多。”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国亡,遗跡悉归上都,流传人间者不过残縑片幅耳。”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唐 李石 《续博物志》:陶隐居 书自奇,世传画板帖及 焦山 《瘞鹤铭》,皆其遗迹。”

⒌ 谓行人遗弃脚印,毫不在意。比喻极端鄙视。

《国语·楚语下》:“灵 不顾於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韦昭 注:“灵王 不君,罢弊 楚 国,三军叛之,如行人之遗弃其迹。”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不念擕手好,弃我如遗跡。”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捨资财若遗跡。”
《北史·隋宗室诸王传论》:“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若遗迹。”

⒍ 谓忘乎形迹。一本作“遗迹”。见“遗迹”。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臺之下,遗跡江湖之上。”
李善 注:“《庄子》曰:‘鱼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术。’ 郭象 曰:‘各自足,故相忘也。’今引‘江湖’,唯取‘相忘’之义也。”
张铣 注:“遗跡,谓心相知而跡相忘也。”

国语辞典

遗迹[ yí jī ]

⒈ 前人所遗留的陈迹。

《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
《红楼梦·第二回》:「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

古迹

⒉ 心相知而迹相忘。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

⒊ 比喻弃而不顾。

《国语·楚语下》:「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相关词语